安庆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,皖鄂赣三省交界处,东与安徽省池州市、铜陵市隔江相望,南以长江和江西省九江市相连,西界湖北省黄梅、薪春、英山三县,北接安徽省六安、巢湖。【阅读网】
安庆古名“盛唐,“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(公元前峨年)南巡至此,“作盛唐枞阳之歌“。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所在,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。相传东晋诗人、堪舆家郭璞登盛唐山有“此地宜城”语,故安庆别名“宜城“。
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,47)“改德庆军为安庆军“作军号名称出现,由“同安郡“(今桐城)和“德庆军“(今潜山古皖城)各取一字而命名,含“平安吉庆“意。到庆元元年95)“升舒州为安庆府”又作府名。
由于安庆地处要津,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,安庆巡抚宣布向唐军投降,本来是看准了新朝鼎立已不可更改,在新朝能占有一席之地,没想到张献忠的大昌军会突然向安庆进攻,措不及防下,安庆一天也没有守住,巡抚全家死于非命,应了那句祸福相依的俗话。
此时的安庆空负这个名称,毫无一点平安吉庆之意,十几万唐军将安庆三面围了个水泄不通,连南面的长江也被唐军的水师阻断。
唐军的水师还是第一次参战。直到李鸿基称王后,唐军都没有水师,长江。黄河上地防卫全靠修筑的炮台防卫,李鸿基自然知道水师的重要性,无奈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作为水师地基地。只能徒呼奈何。
直到唐军攻下湖广后。李鸿基才抽调唐军中的精锐力量。由郝摇旗,马守应作为水师正副统领,在洞庭湖修建了一个水师基地,投下数百万两白银,日夜不停的打造船只,训练水兵。如今唐军地这支水师兵员已有一万二千余人,大小船只数百艘,比起弘光朝来,虽然远远不如。比张献忠地水师却要强不少。
有了八百里洞庭湖,唐军水师地训练并不差,只是训练再好也比不上实际参战,这次攻打安庆,刚好用得上水师,唐军出动了六千余人,由水师统领郝摇旗亲自带队,从武汉顺江直下,将张献忠仅有的水师打得落花流水,片板不留,若不是张献忠跑得快,他的大军也会被截断在长江北边。
唐军的水师虽然弱小,但每条船上都装有数门大炮,最大的是郝摇旗的旗舰,这艘船加上桅杆高达十六米,宽十一米,长达四十一米,吃水深三米六,分成三层,可载士兵一千五百余人,虽然比不上明军地海船,但在长江上却无疑是巨无霸,上面光火炮就装载了三十六门,这一条船上的火炮就比张献忠整个水师还要多。
张献忠的水师还停留在运送兵员,粮草,若是两军相交,则尽量靠近敌舰,用强弓硬弩或者两方接弦战,直接跳上对方船只的水平上,自然不会是唐军地对手,唐军以三条船受损,死一百二十余人的代价,将张献忠水师的一万多人全都歼灭,整个长江漂了一层尸体。
郝摇旗被派去造船,本来很不乐意,他虽然不是旱鸭子,却也只会一点狗刨式,只是唐军火枪部队的战法并不适合他,加上唐王的命令不能违背,只得勉强到了洞庭湖,才现水师远比6军复杂得多,逐渐产生了兴趣,这次一战而歼灭了张献忠的全部水师,让他更是痛快淋漓。
安庆的守将为张献忠的义子刘文秀,共有五万大军,刘文秀文武双全,对张献忠也是忠心耿耿,他见唐军跟在后面席卷而来,担心大昌军即使返回南昌,如果丢了江北之地,也会被唐军三面困死,自请为后路,在安庆挡住唐军。
刘文秀在安庆北面布置了三道防线,只抵挡了唐军二天时间不到,外面的防线就纷纷被唐军突破,只得缩回城中。据城死守。
唐军已在城下进攻了五天,安庆虽然城高墙厚,也架不住唐军的大炮猛轰,现在整个城墙已是破破烂烂,到处是缺口,刘文秀虽然一直带着人抢修城墙,也弥补不了城墙损坏的度,若不是唐军不想伤亡太大,安庆早就被攻破。
此时安庆三面都充满了枪炮声,唐军就象黑色的浪潮一**一样向安庆的城头涌去,城亘上到处布满了尸体,有唐军的,有大昌军的,当然多数是大昌军的尸体。
刘文秀站在离安庆北面城墙二百余米处,用望远镜注视着唐军的进攻,这里是唐军的主攻方向,前几天多次被唐军突破,若不是反应快,安庆已经破了,他只好把仅有的预备队全部放在这里。
刘文秀身后是狄三品、杨威、贺天云等几员大将和五千名士卒,他手下的大将王复臣、张先壁、狄三升等人已亲自上阵,与唐军在城头上拼杀,用血肉之躯抵挡着唐军火枪中射出来的子弹。
仅仅五天,城中的五万大军只剩下三万余人,如今除了这五千人,大昌军已全部上了城墙。这五千人身上也到处是硝烟,许多人已上过数次城墙,他们白天要应对唐军的进攻,晚上要抓紧时间修补城墙,已是疲惫不堪。却只能强撑着,哪里出现了险情,还需要他们填补。
安庆本来进可攻,退可守,就是守不住也可以从长江上撤走,刘文秀对守住安庆是信心百倍,哪知唐军的水师会突然出现,安庆的守军看着已方的水师被对方炮击的片甲不留,士气大落,唐军又借机攻城,若不是手里有火枪队,第一天安庆就会被唐军攻破。
大昌军中地火枪还都是从唐军处购得。总共有二万多支,为了这些火枪,张献忠几乎用光了从各地搜刮的银子。刘文秀军中的火枪队有三千人,可是火枪队已在几天前和唐军地交锋中拼光了,就是还有一些火枪可用。子弹也已经没有了。仅有的十几门大炮不是被唐军的炮火摧毁。就是已经炸膛,只能全靠弓箭、大刀、长矛来守城。
刘文秀放下了望远镜,有点不忍目睹,前方地大昌军死伤惨重,尽管士兵很拼命,但武器地巨大差距还是弥补不了。大昌军作为守城一方,往往要付出四五倍地人命才能杀死一名唐军。
这个望远镜也是从唐军处买来的,以前没有和唐军作大规模交手,大昌军上下虽然知道唐军很强。但唐军到底强到什么地步却不清楚,没想到一接战,双方的差距会如此之大,这支部队已是精兵了,若是平地交战,恐怕十比一也未必能胜得了唐军。
一个传令兵飞马跑过来,打断了刘文秀的思绪:“大帅,西门王将军求援,快守不住了。”
刘文秀大声喝道:“告诉王复臣,他就是死也要给我顶住,我这里没有援兵。”
传令兵嗫嚅道:“大帅,西门的唐军攻得很猛,兄弟们死伤惨重,王将军已亲自上阵,身上的鲜血都染红了半边,再不派援军,恐怕王将军真地……”
杨威走了上去:“大帅,北门暂无危险,让末将增援一下王将军吧。”
刘文秀重新看了看岌岌可危的城头,叹了一口气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谁能想到,小小的安庆留了五万人马防守,才几天功夫就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,想起王复臣那边若不是实在危险,恐怕不会派人求援,点了点头:“好,我给你一千人马,给我稳住西门防线。”
“是,大帅,若是末将没死,定不会让西门有失。”杨威得到刘文秀地命令,马上带着一千人马向西门赶去。
杨威刚走不久,唐军在北门又出了一轮新的进攻**,黑衣黑甲的唐军象浪潮一样向城墙一波一波冲来,密聚的子弹将守城的大昌军压得抬不起头来,到了近前,却一个个把枪向背上一挂,抽出腰上的长刀,向躲在城墙,乱石后面的大昌军砍去。
每名唐军都有三样武器,燧枪,大刀,匕,燧枪用来远攻,到了近处则改用大刀,若是和敌人纠缠在一起时,则用匕,这种装备让大昌军吃尽了苦头,许多大昌军以为只要冲近了唐军,他们的火枪就无用时,却被唐军用大刀砍下了脑袋。
唐军这次换上来的全是生力军,被这批人一冲,本来岌岌可危的防线更是马上就要崩溃,刘文秀看得脸色一变,看了看身后的狄三品、贺天云两人:“全部压上!”
贺天云愣了一下:“大帅,全部压上我军就没有预备队了。”
刘文秀心中急:“快去,守住今天再说。”
随着贺天云,狄三品的四千人加入,总算将唐军的进攻势头遏住,双方数万人在城上舍生忘死的拼杀,太阳也仿佛不忍见到这样的惨景,拼命的往下沉去,当夕阳的最后一点余辉落下去时,唐军阵内终于响起了鸣金的声音,刚才还拼命向城内冲锋的唐军士兵开始徐徐后退,所有的大昌军都松了一口气,今天终于又守住了。
没有人去追杀,见到唐军后退,士兵们都累得躺在地上不动,军官的吆喝声一阵阵传来:“快,把尸体向下抬,抓紧时间修补城墙。”
大昌军的士兵们默默起身,现在已快到七月,天气正是最热的时候,若不清理,明天城墙上就会臭气冲天,一不小心城中就要瘟役横行,谁也不敢大意。城墙也必须修理,否则明天唐军一冲就可以进城。
李鸿基的中军大帐就安排在安庆北门五里处,安庆外围有十五万唐军的正规军,加上十万民夫,共二十五万人,开始李鸿基还以为安庆和其他地方一样,最多攻上一天就能拿下来,哪知城内守军顽强无比,在城外就利用陷井,骚扰,拖了唐军二天,而被唐军围住后,唐军的大炮,火枪一起上,攻了五天愣是没有攻下来,反而在第一天就让唐军折损了二千多人。
虽然后面唐军折损的越来越少,但凭着兵力,武器上的绝对优势,五天还没有拿下安庆,让李鸿基觉得面上无光,当然,如果能不计伤亡强攻的话,或许两三天就可以拿下,李鸿基却没有如此做,士兵的重命最宝贵,唐军不缺时间,不缺物质,大可以慢慢收拾张献忠。
只是没有拿下安庆这个钉子,唐军却不能渡江去追剿张献忠,唐军的水师虽然击溃张献忠的水师不费吹灰之力,但和弘光朝的水师相比却相差太远,唐军若急匆匆渡江,一旦弘光朝的水师来援,唐军这点可怜的水师不想覆灭的话,恐怕只有回避,到时安庆就会由孤城变成唐军的心腹之患,唐军没必要冒这个险。
一队队唐军从前方撤了下来,唐军中的军医忙碌了起来,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,伤重的士兵马上送到后方的县城里,那里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,五天攻击下来,唐军的伤员已有一万多人,他们中的八成伤好后会重新上战场,还有二成会落下残疾或死去,落下残疾的士兵会给生活补贴,安排退出军队。死去的士兵会给他们的家人一笔抚恤金。
第一天没有拿下安庆,李鸿基干脆拿安庆当成了练兵之所,十五万大军分成三拨,每天只出动五万人,轮流对城头攻击,到了明天刚好轮满第二轮。
唐军的将领心中都有数,从今天的情况来看,安庆恐怕很难挨过明天的攻击了,这次出兵以来,安庆还是唐军碰到的第一个硬核桃,如今这个硬核桃的壳已砸烂,只等明天就可以尝到胜利的果实。
对于城内守军的顽强,唐军的将领也是佩服万分,若是双方武器,兵力对换,唐军的将领恐怕没有谁敢打包票可以守五天。
随着天色暗了下来,唐军的营地里升起了一支支火把,将整个安庆的效外照得星星点点,唐军做饭的炊烟也已升起,站在城头上看,完全是一幅美丽的风景,只是城头上的大昌军却没有一个士兵懂得欣赏,一个个弯腰搬着一块块砖石往城头上填,谁也不知明天还能不能守住,只是多往城头上放一块砖石,守住的可能就能多一分。
本书已快到一百五十万字了,越到后面越难写,以后会保证每天一更,如果写的顺畅,那就会有二更。</d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