仓促之间进行消耗性的实验多少有些不切实际,但夏多还可以简单测定这种药剂在魔法方面的部分性质。
所谓魔法性质,本质上是其与魔网之弦的交互性质,任何事物都处于魔网环境中,大量魔网之弦从它们当中穿过。
有些事物在魔网之弦穿过时会表现出特定的交互逻辑,如宝石、魔法物品、生物,等等,这些都具备常规意义上的魔法属性。
而有些则相对迟钝,如普通土石、流水、空气,等等,这部分能够由元素直接具现而来的死物,但都不具备常规意义上的魔法属性。
不过,对于法师而言,一般死物的非常规魔法属性也有着不小的研究价值,特别是对那些专注于变化系法术领域的法师。
此时,夏多面前的这瓶【灵感之光】药剂,乍一看似乎就是一件如同流水、空气一般的寻常死物,连魔法灵光都没有任何异常之处。
但刚刚发现的那超出环境温度的异常温度可不是夏多的错觉,那超出常温的异常温度说明这药剂其中存在着持续的元素转化反应。
至于元素散逸则不大可能,一方面是元素散逸常常伴随着各种元素异象,不容易遮掩,另一方面,要是这药剂出现元素散逸现象,那药剂本身就很难长期保存。
姑且认为希尔达兰娜没有故意隐秘药剂保存方面的内容,那么这药剂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长期保存。
那么就只有元素转化的可能性最大了。
伪造灵光或许是为了隐藏药剂内部元素转化的秘密,这可能涉及到药剂制造过程中的关键。
这对夏多来说,无疑是个好消息,毕竟能加密就能破解,无非就是手段高低罢了。
另外,如果这药剂更偏向于魔法的话,那就意味着一旦破解了其中关键,就很容易仿制。
他最担心的还是这种药剂偏向于药理型,如果是这样的话,或许破解过程会容易些,但如果没有特定药材的话,反而更难仿制了。
当然,更麻烦的是两种类型结合,在药理基础上还叠加了魔法要素,那几乎就不可能仿制了。
……
这一刻,夏多拿出变化系法师研究物质性质的态度,用专门的测量法术测定药剂影响的魔网之弦的状态,寄希望于此逆推出药剂本身的加密状态。
当然,前提是这种“加密状态”对应魔网之弦的状态是双向唯一的,相当于一个“凹”对应一个“凸”。
但如果这种对应不是双向唯一的,那就复杂了,必须进行消耗性的实验才能得出更多数据,从而推导出药剂本身的加密状态。
得出加密状态后还不算晚,之后才是解密,这一部分或许还会更复杂。
而所有这一切加起来,还仅仅只是药剂涉及的魔法部分,如果再加上药理部分的话,那工作量就海了去了。
夏多一边测量,一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,实在是不打气不行了,面对着一个极有可能永远也无法翻越的高峰,再不打气的话,他真担心自己会放弃。
特别是现在他连药剂的效果都没有确定!
真要是忙到最后发现这药剂是假的,那他就真的要吐血了!
因而,即便给自己打气了,夏多现在做的更多也就是一些先期准备工作,如果不能获得稳定的药剂来源,他是傻了才会开那么一个看不到头的项目。
如果能获得稳定的药剂来源,夏多第一个要做的不是开启项目,而是验证药剂效果,只有确定效果为真,他才会开始这样的项目。
否则即便这种药剂看上去确实有几分神奇之处,他也完全没必要浪费那个时间、精力,以及金钱去研究。
……
简单的测量工作很快就完成了,这部分就算交给一个学徒,只要给他施展测量法术的工具,他也能完美完成。
更别说夏多这样的熟手了。
测量后的数据分析才是重头戏,当然,这对夏多来说也算是驾轻就熟,不一会儿他就得出了这部分数据的双向唯一逆转状态数据。
只是初步分析了一下,夏多就停了下来,长叹一声,“果然没有谁真的是傻子!”
逆转后的数据不出所料,并不对应着某种加密状态,虽然无从知晓药剂本身加密状态的细节,但判断是否是加密状态还是不难的。
不是加密状态,就意味着这种状态影响魔网之弦的对应关系并非双向唯一。
这就必须取少量药剂试探其魔法状态,得知反馈数据后再综合分析,这一瓶药剂够不够第一阶段的数据收集消耗还是个问题呢!
“烦!”
夏多干脆收起了药剂,决定暂时不去想这个问题了,他拿出了一摞装订好的空白书册,开始为接下来的交流会做准备。
……
第二天。
夏多起了个大早,他先是联系贝莱拉询问了一下交流会的情况,确定时间不变后,才传送到守望岛。
前段时间多事,守望塔炽阳法阵的维护工作他是拜托艾伯克来做的,眼下这个月已经过半,趁着自己就在塞汶顿,正好来维护一下,也免得老是麻烦人家。
到了守望岛,夏多心中一动,没有立刻进入法师塔维护炽阳法阵,而是在岛上转了起来。
刚到这里时,他感觉这里的温度竟然比塞汶顿还要高一些,转了一圈后,他再次确定了这一情况。
这岛上的植被覆盖率并不高,但好歹也是一个蛮大的岛,该有的植物总归是有的,夏多注意到大部分草本植物的生长情况都比在塞汶顿要好。
结合那和塞汶顿比看似异常,但和往年相比实则正常的温度,不难得出一个结论——
从去年秋冬持续到现在的气候异常,可能并不覆盖守望岛这一带。
去年南境的冬天确实提前了不少,但今天的春夏却没有延后多少,夏多在脑海中划出了一个大致的异常气候影响区域。
虽然没有东西方向上的调查结果,但也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联想了——
“以耐色核心区域为目标的气候打击?又或者仅仅只是一种巧合?”
很显然,夏多更倾向于前者。